查看原文
其他

你好啊,重庆!

鹭由器 鹭由器
2024-09-20

行动受限的三年,生活半径几乎被压缩到了极限,长期蜗居在自己小的世界里,仿佛已经淡忘了世界的广阔。

家虽然是温暖所在,但长期居家却又缺少了回家的仪式感和兴奋感。

人,还是走出去的,在新的环境中欣赏、发现和思考。

阿兰.德波顿在《旅行的艺术》中写道: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壮阔的景观,而新的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。这句话在脑海中盘旋多年,最近显得异常活跃,尤其是那道无形的藩篱撤下之后。

与家人商量后,决定今年多花些时间去感受真实世界的熙熙攘攘。

这不,重庆,我们来了。

或许是我低估的大家走出去的欲望,又或许是我小瞧了重庆在游客心中的热度,这里拥挤和热闹的程度,远胜于我的预判。


他的经历,我的回忆

习惯了平原地区的纵横交错,面对开山修路遇水搭桥的重庆,城市的交通仿佛是钢筋水泥拧成的麻花。在这里,所谓的方向感,就是导航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
高耸入云的建筑,密密麻麻地依山而建,白天在街边闲逛,晚上隔江远眺,眼前同样的地方,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对小孩来说,这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,视野之内皆新奇,却可以从他的经历中找到相似性。

在他看来,远处的建筑群好似积木拼搭,坐索道就像是在城市中玩超级滑索,从立交桥中穿通过好比穿过了一阵龙卷风。

当然,除了配合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座城市,我还得面对他如狂风骤雨般的疑问。

我无意以大人的视角给予答复,我更愿意去了解他疑惑的源头,并鼓励他自己去寻找答案,无关对错。哪怕是笑嘻嘻地回答”我不知道“,也是极好的答案。

他的新鲜和惊奇,对应于我的熟悉和坦然。

我对于重庆这座城市的记忆,就像是长期缓存,随时可以被轻易地唤起。故地重游,往事历历在目,哪怕是城市变了模样,但一点点的蛛丝马迹总能复现往日的画面。

人们常说,年纪大了就会喜欢回忆。我忽然觉得,更准确来说,年纪大了更擅长回忆。

据说,人的大脑约有65%的脑力来处理视觉信号。视觉信号被大脑编码并存储,进而形成记忆。吸收新信号和回忆旧信号,其实都是重塑已有记忆之间的链接,使其更容易被关联。

回忆则是对记忆的调取。那么,年纪更长,其记忆存储层次会更复杂,各记忆碎片之间连接会更密集。

所以,人到中年,很容易因一幅画面,一段音乐,一段文字陷入长久的回忆之中,这就好像进入了记忆的迷宫,在往事间穿梭。

此外,回忆不是孤身而来,往往有情绪作伴。

我很难说是先有了情绪还是先有了回忆。好比今年春晚,当黄绮珊的歌声响起,歌词营造的画面匹配了大家的记忆,声音中饱含的情感又击中了不少人的情绪,不知多少坐在电视前的父母被这首歌所打动。

为人父母,我希望我的孩子与我们共享美好的经历,等到他擅长回忆的年纪,想起来的都是快乐与幸福。
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
如果书指的是人文、地理和历史类,行万里路对应到旅行的话,我认为,阅读和看世界应该是对等的。

饱读的书呆子和走过千山万水的游客,都获得了自己美好的体验,也形成了各自对外界的认知。人总是对自己未曾拥有和体验过的东西给给予更高的权重,但两者孰优孰劣,其实很难分出个胜负。

对于婚姻,林徽因曾说,不婚的人像是巷子里的猫,很自由却没有归宿,结婚的人像围墙里的狗,有归宿却终身都要低头。好在阅读和看世界并不像婚姻与否是硬币的两面,确切来说,它们是两个独立且存在交叉的事件,书本中的内容与记忆中的场景,或许就在某个转角相遇。

比如《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》这本书,讲诉的是中东世界近五百年的历史,如果没有强大的好奇心或者某种目的,很难有兴趣去翻开这本书,让自己困在一堆摸不着头脑的人名中。

但这本书好似有某种魔力,一下子便把我吸了进去。究其原因,无非是书中描述的故事和历史,刚好与我的耳闻目睹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。

希望小孩在我们的陪伴下,一起阅读,一起旅行,认识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世界。

换个角度,如果万卷书对应认知类,把行万里路看成实践的话,读书与实践之间,我更看重后者。

虽然说,读书是最低成本的学习,即“吃他人一堑,长自己一智”,但这是极难的事情,非常人所能把握的。

段永平说,能从自己的错误里吸取教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,能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教训的那都是天才。

盛田昭夫说过,你凭什么觉得你十年寒窗,抵得过我三代从商。

芒格说,尽量从别人的失败和麻烦中吸取经验教训,而不是从自己学习!可是,芒格的很多观点,也是经历过痛定思痛后提炼出来的。

马化腾关于腾讯未来的发展战略,也是在3Q大战后的反思中得来的。

学习,主要是为了解决已知的“惑”,“惑”来源于哪里?我倾向于来自于实践中。

所谓的解惑,则是书和实践中的“解”与当下的“惑”相遇的过程。但纸面的知识和实践的领悟,在记忆层面未必会有同等的分量。

勒塔布分享了他对读书的观点:一本书可能会让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,但有了其他更深的印象之后,旧印象会慢慢减退。我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发现一些事情,自行摸索得出来的东西才能持久。

正如中国古话所说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吃自己一堑长自己一智,这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常态。哪怕是书中给出了答案,自行摸索一番,反而有更深刻的领悟。

小孩成长过程,大概也是犯错和领悟的过程吧。所有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,它们都是无字之书,隐隐约约将他带往正确了的方向。

作为父母,我们也应该让小孩多一些尝试,对错误和失败多一分包容,彼此在错误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以上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鹭由器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